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环球新资讯:北京市老龄协会:消费欺诈是老年人遇到最为频繁的侵权类型

时间:2023-04-21 13:08:12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市老龄协会:消费欺诈是老年人遇到最为频繁的侵权类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4月18日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老年人权益保护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消费欺诈是老年人遇到最为频繁的侵权类型。在遭遇过消费欺诈的老人中,电商平台购物占比接近四成。

北京市老龄协会于2023年第一季度组织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护专项调查,综合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大数据搜索、专家研讨等多种方法开展社会调查,样本区域覆盖全市各区35个街乡、40余个社区、1342份问卷。

涉老侵权风险主要指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可能会侵害自身权益的各类风险,会随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减弱、民事行为能力的下降而逐渐增多。

本次调查显示,约30%的老人表示近三年来遭受过权益侵害,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隐私权。约22%的老人表示受到过邻居、社交、商业等其他领域社会关系人的侵害,有约12%的老年人受到过配偶的伤害;10%的老人受到保姆、护工等养老服务提供者的伤害;还有8%的老人受到过子女的伤害。

消费欺诈是老年人遇到最为频繁的侵权类型。调查显示,在遭遇过消费欺诈的老人中,电商平台购物占比接近四成,产品领域占比从高到低主要是保健/医疗用品(25%)、生活用品(19%)、食物饮品(12%)为主,其他还有养老器具、会员制服务及家电家具等领域也存在一些风险。消费欺诈金额有一半在2000元以下,有20%的在2000-5000元之间,但也有15%的老人被欺诈金额超过万元以上。

此外,老年人随着经济能力与社会参与大幅提升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投资欺诈行为的重要受害群体,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虚构理财产品、高投资收益等方式,最终非法占有老年人财产。本次调查显示,有近30%的老人表示遇到过理财诈骗,类型包括购买虚假理财产品、投资民间借贷、购买贵重金属理财、购买股权、购买艺术品、购买虚拟货币、购买期货以及投资虚假养老院权益等,其中有四成被骗金额在1万元~10万元之间,有三成老人被骗达10万元以上。

标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