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谷雨春光漫,山川黛色青。今天16时14分,我们迎来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古人把“谷”“雨”这两个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事物安排在一起,取意于“雨生百谷”“谷得雨而生”。它在被用来指示节气的同时,也承载着古今农人对年景丰稔的希冀。
按现在气象学解释,谷雨时节,春季暖湿气流与寒冷空气频繁相遇,滋润百谷的春雨来到人世间。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着有雨无雨,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讲述的正是此时浮萍生长、布谷鸟与戴胜鸟活跃在田野间的春季景象。
按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说法:谷雨时节土膏脉动,正是播种谷物的时节。民间还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意味着谷雨时节寒潮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是春季作物播种、生长的关键节期。在齐鲁大地,此时农人开始播种棉花、花生等作物,有民谚为证:“谷雨种棉家家忙”“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天,忙种烟”“苞米下种谷雨天”“过了谷雨种花生”。
实际上,谷雨之雨水滋润的不仅有百谷,连文化、文明也在此时拔节。据西汉刘安《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天降谷雨与仓颉造字神奇地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神话式的恢宏叙事。在沂南北寨汉墓中,墓主人把仓颉的事迹雕刻在墓壁上:左边一人四目,披发长须衣兽皮,坐在一株开着花朵的大树下,下面有榜,题名“仓颉”。即使在冰冷的石刻上,古人也会不忘把仓颉造字的时间,锚定在“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的谷雨。
谷雨时节,山东多地有一些特定习俗。如谷雨禁蝎,各地禁蝎手段也不一样:或用朱砂书禁蝎符咒,或用红纸剪公鸡啄蝎图样,贴于墙壁或窗户之上。此时,恰是牡丹花开的时节,民间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燕子飞来新社,牡丹花开谷雨”之说。以菏泽“曹州牡丹园”为例,牡丹种植面积1800亩,总量达到近百万株,品种1237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谷雨前后也是香椿新芽初绽的时节,民间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会摘食香椿,称“吃春”,意在留住春天。
在胶东,谷雨是荣城沿海渔民祭海的日子。由于荣成所处的地理位置,每到这一天,鱼虾便洄游到荣成近海,俗话叫“谷雨百鱼上岸”。早年间,捕鱼工具控制在渔行手里,渔民受雇于渔行,因为谷雨次日要出海拴网,所以渔行便在谷雨这天举行祭船、祭海、祭海神娘娘、犒劳渔民的活动,久而久之成为渔民的传统节日。
2008年,荣成渔民祭海习俗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更名为“渔民开洋、谢洋节”。时至今日,富裕起来的威海渔民,在谷雨这天,隆重举行“祭海”祈福的活动,气氛不亚于传统的春节。
雨生百谷春不老。无论在平原、山地,还是耕海牧渔,在春天种下希望种子,用夏天的汗水来浇灌,不负春光,未来可期。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杨庭栋 张文婷 巩晓蕾 报道 策划 姚广宽)
标签: